近期第二次寫“號稱中國跨境電商第一平臺”SHEIN(中文名:希音)了。
原因無他,在今年外貿行業充滿各種不確定的信號之際,希音的故事非常有參考價值。對于很多關注跨境貿易、跨境電商的朋友們而言,希音這次在美IPO的成敗,就是一個重要的風向標。
所以,本文將從倪叔的專業觀察視角客觀評價此次希音IPO的“虛”與“實”。
1
實實在在的試水
有一說一,希音IPO是能夠代表無數中國電商從業者心理預期的一次實實在在的試水。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希音的嘗試是有價值的。
尤其是目前對于中國國內市場“產能過?!钡臒崃矣懻摰谋尘爸?,希音作為扎根中國、面向海外的代表平臺,其能否在海外成功IPO基本上就意味著全球市場對于兩大國之間有可能的“新一輪的角力”的真實態度。
所以此番試水也被業界視為:既分高下、也決生死。對希音這家平臺的未來發展重要性可見一斑。
從最新的海外報道來看,某媒體引述多位消息人士的話放風造勢,說希音已通過了國內監管部門審批,希音在美IPO又近了一步。
我乍一聽有點摸不著頭腦,希音不是一家在形象包裝上非常海外的公司嗎(股權架構已是純粹的新加坡公司),去年底媒體也披露過希音極力擺脫 “中國痕跡”,也是想繞開國內監管去美國上市……怎么兜兜轉轉,現在又說獲得了中國的審批……這里面有啥彎彎繞嗎?不曉得,我實在不曉得。
不過從大局來看,這樣的宣傳當然是有必要的,大家也都知道現在是什么情勢,從好的一面來看,希望早日結束對抗,那么希音此舉或許會寫入史冊也說不定??蓮牟焕囊幻?,也挺擔心這一步險棋。
早在去年底就傳出希音在美IPO的各種消息,結果都是困難重重,各種“挑戰”,比如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侵權訴訟要求經營希音品牌的實體立即停止銷售“仿制產品”、美國立法司法等部門調查希音在華供應鏈及“強迫勞動”“非批準地區采購棉花”“污染環境”等等。
倪叔旗幟鮮明地表態:中國一定是未來很長時期內的全球制造業高地,這一點不必質疑。問題是當前的角逐點也正在于此,希音要去IPO的那個地方,并不希望我們成為這個事實上的高地,所以希音假使成功上市,某種程度上或許也能證明對方“松口”了……
對于成熟的商業觀察者而言,這樣的預期,實在是太奢侈也太天真了。
2
有點心虛的試探
希音的嘗試值得肯定,但希音的“硬傷”也客觀存在。
第一,倪叔在前一篇文章《希音十年,迎來拐點》里面講到的三大“硬傷”不再贅述,簡單說就是:供應鏈之困(隨著出海的中國平臺增多,其“獨家供應鏈優勢”不再)、利潤壓榨邏輯不再迷人(通過吃掉國內供應商利潤而壓低價格的打法行不通了)、海外市場“一條腿”走路不穩(國內消費者甚至不知道希音是一家中國公司)……
第二,客觀上的“中國血統”。盡管國內消費者不知道希音,但數據不撒謊,從多方數據來看,希音依舊有理由被認為是一家中國公司,比如希音新加坡總部有大約200名員工,而希音中國的員工數則為10382名員工;希音在廣東番禺有300余家核心供應商,4000余家入選系統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可能雇傭了超過十萬名員工。
我們不希望希音有意選擇“去中國化”,但選擇在美IPO客觀上要求其盡力避開中國血統,然而矛盾之處也在于此,TiKToK的故事已經證明了——即便你再努力撇清,人家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
第三,希音面臨的挑戰也并不絕對等于針對中國,而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輸出國”的共同命運,比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國等等都曾遭遇這樣的針對。
再往大了說可能是發達經濟體對于東亞經濟模式的一種本能應激反應。我們總是戰戰兢兢地希望通過出賣價廉物美的勞動成果換取一點微薄的回報,在人家那里,不接受我們的這種“卷”,哪怕我們的制造水平正在崛起、生產效率正在飛速提高,人家反而更不買賬了甚至還會“造謠”(剛剛看到的段子非常形象):比如對方騎馬,一天走二十公里;咱們坐高鐵,一天兩千公里。結果人家下意識地說:你的馬累死了……
文化與生產力的隔閡,實在叫人一聲嘆息。
最后說一句,“中概股”在美國資本市場的甜蜜期早已終結,即便不懂資本市場的旁觀者從直觀感受也知道現在并不是一個赴美上市的好時機。
那么,希音為啥要在這種風雨飄搖的時間點硬著頭皮在美IPO呢?
3
希音走到了臨界點
原因顯而易見——這家平臺的業務增長已經到了臨界點,急需要新的利好消息來刺激投資者的預期。用早些年互聯網行話來說就是,希音需要一個新的故事。
所以重新品一下“既分高下、也決生死”,這次IPO成敗或許真的能決定這家平臺的未來。
單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希音十年,迎來拐點”的這個觀點倪叔還是沒有變,從美國消費市場對希音的認知變化、各路來自中國的新選手的加入、希音自身增長遇到的挑戰等等來看,希音真的是走到了一個臨界點。
為了從臨界點突圍,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希音的動作頻頻,比如收購了Forever 21、Brooks Brothers以及銳步(Reebok)等知名品牌母公司SPARC集團三分之一股份,借助SPARC的零售網絡,希音試水線下銷售;又全面收購了英國時尚零售集團星獅集團(Frasers)旗下品牌Missguided及其所有知識產權。
除了收購海外品牌,希音還推出針對平臺第三方賣家的專屬扶持方案,重金投入“討好”海外賣家;希音在國內的核心公司也變更成廣州希音國際進出口有限公司,這間公司的100%控股股東是一家位于新加坡的“外國法人獨資公司”,也就是說,從股權架構而言,希音是一家純粹的新加坡公司。
飽受海外監管部門針對的希音中國供應鏈也嘗試進行“搬遷”,遷往巴西,計劃在巴西建立2000家工廠,就是不知廣州番禺著名的“小單快反”生產優勢在海外會不會水土不服;即便如此人家海外還是各種挑刺,法國最近通過了編號為2129旨在打擊低成本快時尚的法案,點名希音“價格太低、品種太多”進而造成了惡性競爭(和耶倫說中國產能過剩是多么相似?。?,沒辦法的希音緊接著“示好”表示開放供應鏈給全球設計師與品牌商家們共享,潛臺詞就是“大家都可以用希音的供應鏈,不會惡性競爭”……
形勢愈緊張,動作愈激烈,這也是人之常情。上述種種動作都是滿滿的求生欲,而一切都以此番IPO的結果為準。一旦失敗,意味著“臨界點”突圍失敗,屆時所有求生動作反倒有可能成為拖垮希音的最后一根稻草。
無論如何,倪叔還是祝愿希音能夠守得云開見月明,這是一句公道話,也是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