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了,誰家手機還沒裝上大模型,那就等著被友商笑話吧。
最近機圈有兩場值得關注的新品發布會,一是OPPO Find X7系列,二是榮耀Magic 6系列。從OPPO和榮耀的產品布局來看,新品都是僅次于折疊屏的當家旗艦,戰略重要性無需多言。
如此重要的發布會,OPPO和榮耀非常默契地鎖定了同一個焦點——大模型,足見大模型之于手機廠商的分量。
就如劉作虎隔空喊話整個行業:“再不布局大模型的手機企業,未來沒戲。”
其他廠商雖沒有如此直白,但在行動上卻絲毫不敢怠慢。環顧整個市場,除了蘋果之外,主流廠商的大模型產品均已亮相,并陸續引入手機之中。各家炫酷的大模型命名,各項領先業界的技術參數,已然將混戰大模型的氛圍渲染到位。
然而,與上述熱鬧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消費者目前似乎并沒有因為大模型的出現而嗨起來。
眾所周知,自2017年以來,手機市場的增長瓶頸便愈發顯現,IDC預計2023年的出貨量將同比減少4.7%,創造10年以來的銷量新低。
把大模型裝進手機,能撐得起“全村的希望”嗎?
爭奪大模型手機入場券
按照出貨量統計,手機行業的主流品牌名單早已穩定:國外品牌即三星和蘋果,國內品牌則是OPPO、vivo、榮耀、小米和華為。
面對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大家悉數到場。
從眼前的OPPO和榮耀說起,OPPO Find X7系列首次搭載端側70億參數大模型,名為安第斯,并可實現端云協同能力;榮耀Magic 6系列搭載魔法大模型,同樣為70億參數,基于大模型的端云協同能力,榮耀新系統首次實現了意圖識別人機交互。
往后看,三星將于1月17日發布新機,旗下高斯大模型將集成到新機之上。最為神秘的蘋果,有媒體報道稱其正秘密研發測試大模型產品,預計今年推出。
向前看,小米自研大模型MiLM,vivo的藍心大模型以及華為的盤古大模型,相關能力也落地到了新機、新系統之上,例如此前發布的vivo X100系列宣稱是首批百億大模型在終端調通的手機。
而且,高昂的成本和極具挑戰性的技術難度,注定了大模型之戰不是一場小打小鬧。
行業數據顯示,大模型相關投入門檻高達百億級別,后續成本還會繼續擴大。熊出墨在榮耀發布會后的專訪環節也得到了一些佐證,趙明表示,“算上方方面面的投入,AI的成本過去幾年加起來有小100億了,到大模型的時候,我們發現可能對算力資源的投入提升非常大,可能是翻著倍漲的?!?/p>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即便如此,也沒有一家廠商打算錯過大模型,反而是紛紛擺出了比友商更加堅定的態度。究其原因,大模型是手機行業公認的未來進化方向。
以2007年初代iPhone發布為界,手機被劃分為功能機和智能機兩個時代。智能機至今發展十余年,功能、生態基本定型,市場紅利也得到了充分挖掘,無論從技術進步還是銷量增長層面來看,手機行業亟需一次實質性升級。
2023年ChatGPT大火,科技行業掀起大模型熱潮,“百模大戰”一觸即發,手機行業由此明確進化方向。一直以來,手機廠商其實都在圍繞AI在做探索,比如在CPU之外加入專門用于增強AI能力的NPU。而大模型的加入,在榮耀、OPPO等廠商的描述中則是AI能力重構手機體驗。
趙明認為:“各種各樣AI服務和應用會很多,但是真正做到平臺級AI、根本性改變人機交互方式的AI,一定是未來所有廠家的發展方向,不管是蘋果、華為其他的廠家,都會往榮耀這個方向跟進?!?/p>
劉作虎也多次表達了大模型對于手機廠商的意義:“2024年,智能手機廠商再不布局大模型就落后了,手機廠商對于AI大模型的應用,必定會影響到市場競爭力?!?/p>
從功能機到智能機再到大模型手機,這場百億豪賭實際上是廠商在爭奪新一代智能手機的入場券。
雷聲大,雨點???
投入是巨大的,技術是領先的,那么落到具體體驗之上,大模型手機的表現能得幾分?
根據發布會現場介紹,OPPO Find X7系列是全球首款端側應用70億參數大模型的手機。而且,其搭載的大模型與同行及同平臺其他模型相比具備多種技術優勢。例如,更快的響應速度,更大的文字處理上限等。
與具體的使用場景結合,OPPO重點介紹了兩項大模型應用,一是AI修圖,二是AI通話摘要。前者調用的AI能力是識別照片中的元素,消除并填充畫面。后者則是基于通話錄音智能識別內容,生成重點信息摘要。
兩項“重磅”更新能給用戶帶來多大驚喜,見仁見智。但是可以確定的是,AI消除和通話摘要在手機行業并非新鮮功能。
華為P40路人消除功能
以照片處理為例,在大模型概念出現之前,很多廠商就已經在嘗試對照片進行AI處理,消除、填充就是最常見的應用。例如2020年發布的華為P40系列就實現了一鍵消除路人,三星手機自帶相冊中也有相應的AI應用,小米手機也能基于AI實現魔法換天等玩法。
再看榮耀這邊,大模型加持的MagicOS 8.0最大改變在于識別用戶意圖,而對應的功能更新卻同樣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
比如任意門、靈動膠囊這兩項核心功能,一經發布就引來質疑,任意門與此前錘子手機的“一步”功能存在相似之處,靈動膠囊則讓人聯想到蘋果手機的靈動島。再比如基于大模型能力的智慧成片、文本創作、搜索等,也是其他AI產品最典型的應用,并未做到明顯的差異化,沒能超出大家對于AI能力的已有認知。
有手機行業研發人員指出,“大模型主要的改變是把AI能力做到系統級、平臺級,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雖然這些AI應用是以前就有,但效果沒那么好?,F在大模型有了更多的數據、更強的處理能力,例如摳圖能更順滑,對話的語氣更接近真人?!?/p>
一位移動應用開發者表示:“和云端大模型不同,手機里集成的端側大模型能夠在本地完成任務。用戶處理商業文件、個人照片,不用聯網就能完成,這些敏感的信息不用擔心上傳云端泄漏,還能學習用戶個人習慣,變得更加懂你。端側大模型可以將理解成個人管家,底層能力確實和云端大模型一樣,多了私密性、個性化的屬性?!?/p>
然而,發布會上廠商對于大模型大書特書,極易讓消費者形成高預期。可實際上,在當前階段,大模型加入手機之后更多是之前手機AI功能的延伸,起到錦上添花的體驗優化,并非顛覆性的體驗躍遷。
這樣一來,在手機廠商圍繞大模型打得熱火朝天的同時,消費者側的體驗落差無法回避。
刺激銷售才是原始動力
相較于“進化”這樣理想主義的字眼,大模型引入手機其實還有一層更為現實的作用——刺激銷售。
手機市場缺少強勁增長動能,這是過去幾年最令廠商們頭大的難題。
IDC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1.3%,2023年出貨量依然不容樂觀,將是10年新低。牽一發而動全身,手機增長失速背后還有消費電子全產業鏈的低迷,比如智能手機芯片供應商高通,其2023財年的營收為358.20億美元,同比下降19%。
而且,下行周期這幾年間,行業已經嘗試了從多個角度去刺激銷量增長,包括5G通信技術的迭代,硬件形態上從全面屏到折疊屏的創新,卻始終未能實現真正的市場提振,開啟新一輪的增長局面。
從這個角度來講,大模型成為“全村的希望”實為情理之中,手機廠商以及高通、聯發科等產業鏈玩家集體追捧手機引入大模型,最原始的動力可能是出于對業績增長的渴望。
并且,手機市場還有一個細分趨勢值得強調,即高端市場的逆勢上揚。
雖然大盤整體增長放緩,但是消費者對于高端手機卻給予了更多關注和支持。業內分析師普遍認同,手機市場消費認知變化明顯,用戶愿意花更多的錢購買高品質產品。
Counterpoint報告指出,相比2016年,2023年的高端手機市場空間提升三倍。具體來看,2023年高端手機(批發價≥600美元)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創下新紀錄。1000美元以上的超高端手機占據了高端市場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以上。
如何進一步增加高端手機的吸引力?引入大模型能力就是一個具體可行的正確答案。
如Canalys對市場的預測,AI,尤其是在硬件端側跑通生成式大模型的能力,將助推高端市場的增長。對于端側AI能力的需求有望刺激新一輪的換機,并有助于拉高設備的平均銷售價格。
“考慮到大模型端側部署對性能的要求以及實際的能耗,客觀來說也很難做到高中低端機型的體驗平權”,上述手機研發人員指出。
聯發科方面就曾透露,130億參數大模型至少需要13GB內存,再加上6GB App?;?、4GB安卓OS,16GB內存手機并不能運行該參數的大模型。
鑒于此,在實際行動上,廠商對于大模型落地的首選正是自家旗艦、高端機型,把大模型作為主推亮點,使新品與其他價位產品形成明顯區隔,vivo X100系列、OPPO Find X7系列、榮耀Magic 6系列都是例證。
改變世界,還需要多一點耐心
“ChatGPT像互聯網發明一樣重要,將會改變世界?!北葼枴どw茨對于大模型的預判也許是正確的,可是實現起來無疑需要一定的時間。
被寄予厚望的大模型技術,“上機”后的實際體驗與“改變世界”不符。這之間的落差,仍需要殺手級應用來填補。
殺手級應用在哪?跳出體驗層面,從目前手機廠商布局大模型的戰略及思路來看,其實已經能夠看到一些影子。
榮耀強調大模型的作用邏輯是AI識別意圖,做出意圖決策,操作相應服務,然后為用戶呈現結果,由此完成設備理解意圖的人機交互,顛覆傳統用戶逐步操作的交互模式。無獨有偶,小米澎湃OS提出的“主動智能”概念與之類似,借助AI理解并學習用戶日常操作,從而把設備調整到用戶習慣的狀態。
基于感知、理解去主動完成任務、滿足需求,結合出行、辦公、社交、娛樂、購物等各個需求場景重新定義用戶體驗。這是廠商無法忽視的進化方向,更是讓消費者認可大模型手機的有效路徑。
而這一切,仍然是我們對于未來的美好暢想,真正落地到體驗則需要繁榮的應用生態來支撐。就像當初智能手機取代功能機,智能操作系統提供了土壤,在其之上茁壯成長的移動應用促成了體驗的顛覆。
ChatGPT應用商店
“ChatGPT從2018年開始研發,GPTs應用商店剛剛正式開放,已經有一些優質的應用出現了,可是與iOS、Android這些成熟的應用生態對比,AI應用生態也只能說是起步階段?!?/p>
具體到手機大模型,前文提到的移動應用開發者認為,現在大模型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意圖識別和任務處理,后續隨著更多的AI應用上線,手機大模型要進化到處理復雜、多任務疊加的交互指令。
他舉了一個例子,用戶想要快速學習、分享一條視頻的核心內容,手機大模型可以幫助生成內容摘要,同時還能智能截圖關鍵畫面自動拼接生成分享圖?!邦愃七@樣具備高級能力的大模型應用,才能讓用戶真正體會到顛覆感?!?/p>
萬變不離其宗,一切還是要用體驗說話。
而且,行業還有一位重量級選手尚未正式登場,那便是十多年前拉開智能手機大幕的蘋果?!奥肱摹钡膇Phone如何讓大模型發揮所能,屆時或許將給手機市場打開新的思路。
本文來自熊出墨請注意,轉載請聯系原作者獲取授權